1976年9月9日,我们敬爱的毛主席离开了我们,接下来领导大家的是华国锋同志。
那时候的华国锋才55岁,相较于其他国家领导人,算是比较年轻的一位。
不过,华国锋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他接过了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的重担,让新中国的发展稳稳当当。
华国锋能取得成就,也靠了中央的部署。那时候,中央军委里有五位副主席,全都是元帅级别的大将。这五位德高望重的老将,给华国锋的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军政全优、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
邓小平同志是位既能文又能武的老一辈革命家,他指挥过百色起义,还亲身经历了抗战岁月和解放斗争,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大家常挂在嘴边的“刘邓大军勇闯大别山”,讲的就是邓小平和刘伯承元帅一起立下的大功劳。
邓小平是五位军委副主席里唯一一个没被封为开国元帅的,但他的军事贡献和丰富经验,完全够格当元帅,只是他自己硬是不肯接受。
尽管这样,大家还是很认可他这位“隐形领袖”的实力和经验。
1977年8月,邓小平在第十一次全国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军委的二号人物,从此成了华国锋的重要助手。
邓老重新出山后,不光如此,他还当上了全军的总参谋长,特别有威望。
邓小平全力支持当时经验尚浅的华国锋,助他顺利担起中央军委主席的职责,在许多细节上都亲自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他和华国锋之间,不光是领导和下属那么简单,更像是长辈和晚辈,也是有着共同理想的革命伙伴,这种纯真的情谊比任何表面的名声和夸奖都要珍贵。
除了给军委提供了大力支持,邓小平在经济建设领域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大功臣和领头人,在那个未来还不清晰的时刻,凭借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还有既求稳定又寻求进步、持续改进的实干精神,顺利引领了改革开放这一壮举。
国家经济一直稳稳当当地发展,这样老百姓的生活就有了保障,也让华国锋主席的工作轻松了不少。
【“儒帅”——刘伯承】
刘伯承大将军是新中国十位开国大将中的一员,他在革命斗争、抗日岁月和解放战役里,表现出了非凡的指挥才能和卓越的战略眼光,因此在军队里赢得了“文人武将”、“战神”的美名。
刘伯承大将军同样是五位军委副主席里的一位,他管理军队和指挥作战的本领非常高超,通过自己的行动和教导,给了华国锋很多帮助和启发。
不过挺遗憾的是,刘伯承的身体一直不大行,早在以前打仗那会儿,就积攒下了不少毛病。
1916年,四川那边打了场大仗,刘伯承亲自在前线指挥。可没想到,敌人火力太猛,刘伯承不幸被两颗子弹打中了头。一颗子弹从太阳穴钻进去,又从眼眶那边穿了出来,伤得特别重。
因为治疗不及时,这只眼睛的伤口开始发炎溃烂,要是不赶紧把坏掉的肉清掉,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刘伯承费了好大劲,终于找到了一位医术很厉害的外国大夫。他好几次都强烈要求,做手术时不用任何麻药,因为他担心麻药会让他的脑子变笨。
之后,刘伯承靠着无比坚强的毅力,硬生生挺过了长达三个小时的手术,整场手术下来,他挨了72刀却始终保持着清醒,这让那些外国医生惊叹不已,称他为“军中之神”,赞他是“坚不可摧的铁汉”。
1966年,刘伯承被选为中央军委的副主席。不过,在这之前,从1950年11月起,他就转到幕后,专心搞教育了。
这位既懂文韬又擅武略、军事指挥水平极高的“学者将军”,心里明镜似的,知道新中国成立时啥都得从头开始,得赶紧趁着这机会,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做大做强,好给新中国培养出色的接班人。
刘伯承年轻时打仗指挥得太拼命,新中国成立后也是忙个不停,所以他的身体一直都不太好。
他接过了中央军委副主席的重任,主要是靠自己的名声威望,协助华国锋更好地了解军委的工作,同时凭借深邃的洞察力和智慧,提出了不少有战略眼光的建议,保证了政策框架的大体稳定。
直到1982年,上了年纪且身体不好的刘伯承将军才放下了党里的工作,开始安心过晚年。刘将军不迷恋权力,一生都在为国家尽力,他的这种高尚精神值得我们效仿。
【大事不糊涂——叶剑英】
“诸葛亮一辈子都小心谨慎,吕端处理大事时绝不犯迷糊”是句老话,毛泽东就借用了这后半句来夸奖叶剑英,说他就像宋朝那位聪明的宰相吕端一样,关键时刻头脑特别清醒。
叶剑英同样是新中国开国十大元帅里的一位,不过他带兵打仗的经验比起其他元帅来略显不足,所以当时授予他元帅军衔时,也有一些人持不同意见。
其实这个奖项真的是他应得的。
叶剑英亲自领兵打仗的次数不算多,但这只是和其他元帅比起来。其实,他从1920年起就投身革命了,到了北伐战争那会儿,他已经当上了师长。
他从当兵开始干起,经历过赶走军阀、平定叛乱、攻打陈军、参与北伐等多场革命斗争,每次都勇猛冲杀,积累了丰富的打仗经验。
一次次的战斗里,他越来越显示出自己的非凡才能,并且他那扎实的军事理论功底也在战争的反复磨砺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炼和提升。
叶剑英大将军在很多次党遇到大困难时都挺身而出,用他冷静的头脑和行动指引方向,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早在红军长征那会儿,叶剑英就一心支持毛主席,他仔细琢磨过后,觉得毛泽东走的道路才是真心实意为大局着想,为党和老百姓谋幸福的路子。
他站出来批评张国焘走错了路,在局势动荡的时候,把革命重新引上了正确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到了1966年1月份,叶剑英被选为中央军委的副头儿。
华国锋十分尊敬叶剑英这位老一辈的革命家,同时,叶剑英在军事理论方面的研究成就非常显著。
有了他在中央军委副主席的位置上撑腰,还支持着华国锋,华国锋干起工作来就顺畅多了。
【国防功臣——聂荣臻】
聂荣臻大将军一生都在战场上度过,从土地革命那会儿起,他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重考验,为新中国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聂荣臻真是个全能人才,他不仅打仗勇猛且常胜,而且在政治、科研方面也都很在行。正因如此,他深受毛泽东的赏识和信赖。
新中国成立后,聂荣臻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国防科技研究上。
可以说环境成就英雄,但英雄也能改变环境。
那时候,国际局势紧张得很,新中国遇到的难题一大堆,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军事力量不够强大。
尽管我们国家成功抵御了外来侵略,实现了国内统一,但军事方面还是比较弱,跟西方国家的军事装备相比,至少落后了几十年。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关系变差了。苏联不仅停止了援助,还带走了专家,这对当时中国的科研工作来说,就像被狠狠地打了一闷棍。
那时候,我们在科研上就像是刚学走路的孩子,主要靠“拆开看看怎么做的,然后试着自己做做看”,特别是对那些高科技和军事武器。国外援助一下子没了,对我们来说,就像是走路时突然被人砍去了双腿,特别难熬。
不过,聂荣臻元帅并没有因此丧失信心,他坚信就算再难,也得咬紧牙关,把国防军工这块难啃的骨头攻下来。
他心里明白,只要新中国还没能拥有自己的核武器,那就得一直提防着西方那些帝国主义大国用核武器来吓唬咱们。
中国从不会存心去攻打别的国家,但“有武器不用”跟“没武器可用”完全是两回事,现在最重要的是要研发出自己的核武器来加强国防。
所以,聂荣臻给毛泽东和周恩来两位领导人写了份报告,他坚决主张要“攻克技术难关”,还建议说“咱们得主要靠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学学西方的好东西”,就算没有其他国家的帮助,这个了不起的工程也一定要继续干下去!
聂荣臻的这个想法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赞同,通过大家好几年的辛苦努力,我国在1964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这个消息让全世界都大吃一惊,西方那些大国怎么也想不通,中国在军事科技上落后了他们好几十年,新中国成立时又那么穷那么弱,加上他们还对中国进行了经济和技术上的封锁,中国到底是怎么咬牙坚持下来,成功研制出核武器的呢?
当中国成功引爆第一颗氢弹,并且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后,咱们国家在国际上的声望也跟着大大提升了起来。
中华民族再次站起来,傲立于世界各民族中间,这全都多亏了聂荣臻元帅这位掌舵大功臣。
1977年8月,聂荣臻再次当上中央军委副主席后,他又忙活着推进军队和国防的现代化。同时,他也提出减少人员,让军队更精干,国家更强盛。
有了聂帅这位老前辈的坐镇和鼎力支持,华国锋曾直截了当地说:“我能得到这样的帮助,真是太幸运了。”
【“红军之神”、“布衣元帅”——徐向前】
徐向前元帅是五位中央军委副主席里面的最后一位人物。
徐向前是红军里非常棒的大将之一,并且也是打仗打得最好的高级指挥官。
真没想到,“红军里的传奇人物”和“平民出身的元帅”这两个头衔竟然说的是同一个人,徐向前就是这样一位军事指挥超群,既被手下士兵深深敬仰,生活中又极其朴素无华的元帅。
他早期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不过因为他平时话不多,讲话时山西口音很重,而且长相也不出众,所以蒋介石光看外表就觉得他不会有大出息,没怎么关注他。
真没想到,这个其貌不扬的小伙子居然藏着“大能耐”,而且他对蒋介石那一套根本不感兴趣。
徐向前以前在国民军里待过,他亲自碰到了好多官僚主义的事儿:贪污、拉帮结派、冒领军饷、欺负下面的士兵……这些事情让徐向前对国民党的部队彻底寒了心。
想想他之前遇到的那些共产党员,他们在战场上毫不畏惧地冲锋陷阵,既有严格的纪律又有坚定的信仰,这种种表现让徐向前深受感动。
在和共产党员们多次交流,并且深入钻研了共产主义思想后,徐向前觉得三民主义并不能拯救中国。
在那个时候,只有共产主义这条路才贴合国家的实际情况和老百姓的需求,是拯救国家最好的办法。
徐向前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后,表现出了非常出色的带兵打仗的本领。
他指挥作战不按老一套来,那些让人叫绝的战术安排,其实背后都有扎实的军事理论和实践做基础,非常靠谱。
并且徐向前总是保持着朴实无华的样子,没有一点官员的架子,生活过得很简单,满口山西腔调,让人觉得他就像是一个平凡的山西红军老兵。
他亲手编织的毛衣,三十年来一直穿在身上。
徐向前元帅身体一直不太好,指挥打仗又特别费心费神,他实在是想使劲儿也使不上,没能完全展现出他的指挥才能,这真让人觉得挺可惜的。
1966年,徐向前当上了中央军委的副主席,他继续努力,为我们的军队变得更现代、更强大出力。
他把自己的军事想法用到实战中,让我军的战略眼光和布局都变得更开阔了。
这五位军委副主席,个个都是元帅级的大人物。
他们都比华国锋经验丰富得多,但甘愿做副主席,毫无怨言地为国家的军队建设出力献策。
这是一种崇高的品质,是所有共产党员之间不言而喻的共识。
职位的大小只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工作分配,我们共产党人之间都是相互尊重,平等看待的。
因为他们清楚彼此是同志,就像亲兄弟一样可以信赖,是一同在打造伟大中国路上并肩奋斗的伙伴。
这种代代相传的力量,到现在还是光芒耀眼!
[2]叶平原探讨了聂荣臻对于党必须牢牢掌握军队领导权的深入想法[J].《古田干部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第64-69页。DOI号为10.19959/j.cnki.CN35-1340/C.2022.01.011。
[3]杨竞业写了篇文章,讲讲叶剑英是怎么大大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的。[J].发表在《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年第一期上,页数是5到11页。
[4]杨海明讲述:徐向前在山西解放战中的出色指挥,堪称攻坚战的典范——他的军事智谋[J].党史博览,2021(11):20-25.
[5]这篇文章的编辑团队讲述了“平民将军”徐向前的故事[J].党的历史速览,2021(10):24-26.
[6]让“军神”形象栩栩如生,马赫三看刘伯承——《军神》第一课教学设计心得[J].江西教育,2021(20):42-44.
[7]廖巍探讨了聂荣臻的国防科技观念,并讲述了这些观念对现在的启发[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8]韩钢写了一篇文章,讲的是关于华国锋的一些真实故事[J].《炎黄春秋》杂志,2011年第2期里登了,从第9页到第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