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香蕉体育生 > 新闻动态 >
怒了,美军舰上华裔女兵用中文警告中国海军,她的最终结局让人拍手称快_斯特拉顿_工作_海岸警卫队
发布日期:2025-08-19 15:27    点击次数:109

2019年,美国海岸警卫队“斯特拉顿”号巡逻舰在黄海执行任务期间,一件看似寻常的海上互动事件,却因一名华裔女兵——浩儿·郑的出色表现而广为流传。这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她日常工作中的一幕,却折射出中美关系、移民融入以及个人奋斗等诸多社会议题。

浩儿·郑的故事,始于上海。2002年,10岁的她与父母移民美国,定居纽约皇后区。父母为寻求更多机会,变卖了上海的房产,开启了在美国的全新生活。 在新的环境中,浩儿·郑展现出惊人的适应能力。8岁开始学习英语的她,通过观看迪士尼频道节目,迅速掌握了美式英语的发音和表达方式。顺利完成公立学校学业后,她进入帕森斯设计学院,获得时尚设计学士学位。毕业后的两年,她在时尚和图形设计领域工作,虽然薪水不高,生活也较为普通,但她渴望更广阔的天地。2018年,25岁的她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加入美国海岸警卫队。她希望通过服役探索世界,并最终转入航空部门,为此她已申请成为航空维护技术员。

展开剩余73%

加入海岸警卫队后,浩儿·郑被分配到“斯特拉顿”号——一艘长达418英尺,可搭载约170名船员的国家安全巡逻舰。她的军衔是E-3级消防员,主要负责维护辅助设备,从检查机械部件到协助厨房工作,事无巨细。然而,她流利的普通话为她在舰队中赢得了独特的价值。海岸警卫队为掌握外语的成员提供额外津贴,浩儿·郑顺利通过了普通话翻译资格考试,每月获得额外收入。这在执行国际任务时尤其重要。

2019年10月,“斯特拉顿”号从加州阿拉米达基地出发,前往黄海执行联合国安理会针对朝鲜的制裁决议任务,主要目标是监视并阻止非法船对船转移煤炭、石油等物资。黄海海域因涉及多个国家的主权声索而敏感复杂,中国海警船的常态化巡逻增加了任务的挑战性。“斯特拉顿”号进入黄海后,中国海警船靠近伴航,双方保持一定距离,但有效的沟通至关重要,以避免误判。舰长发现浩儿·郑是船上唯一能说普通话的人,便让她通过无线电用中文与中国海警船沟通。

浩儿·郑清晰地表达了“斯特拉顿”号执行联合国制裁决议、收集周边船只信息的目的,并提醒对方注意相关规定。这次持续数分钟的沟通,最终以双方互相理解而告终。“斯特拉顿”号继续航行,而浩儿·郑则迅速将中方回应翻译给舰长,为舰队的行动调整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这并非一次冲突,而是一次成功的沟通,美国海岸警卫队后来的报告中也强调了浩儿·郑在提高沟通效率、减少潜在摩擦方面的关键作用。她并非只进行过一次广播,还处理了其他商船的查询,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

美国海岸警卫队在黄海的行动是多国合作的一部分,与韩国、日本等盟友协调一致,旨在维护国际航行规则。浩儿·郑的中美双重文化背景和语言能力,让她成为了这种场合中最理想的人选。任务结束后,“斯特拉顿”号返回基地,浩儿·郑继续着她的日常工作。

事件曝光后,美国媒体和海岸警卫队官方渠道对浩儿·郑进行了报道。2019年12月,国防视觉信息分发服务中心发表文章,详细描述了她在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执行任务中的关键贡献;2020年2月,海岸警卫队发布了题为“为什么我为海岸警卫队服务:消防员浩儿·郑”的视频,她在视频中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团队的感激之情,并坦言第一次广播时曾感到紧张。这段视频在YouTube和Facebook上广泛传播,成为海岸警卫队宣传招募、展现成员多样性的有力工具。

浩儿·郑的经历,是众多华裔移民在美国军队服役的缩影,他们寻求稳定工作和公民身份。她的故事也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在充满挑战的国际环境中,个人如何通过自身能力为国家利益作出贡献。 尽管网络上存在一些负面解读,但基于官方信息,浩儿·郑只是一名尽职尽责的普通士兵。直到2025年,关于她的最新报道仍然是她在太平洋地区的服役经历。她的故事,如同平静的海面下暗流涌动,既展现了个人努力,也映射出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缩影。 她,只是众多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普通人之一。

"

发布于:内蒙古自治区

栏目分类
相关资讯